在讲泡法之前,先聊聊品饮冲泡的两个大原则。原则管方向,方向对了,茶才能泡好。第一个原则是“扬长避短”。以品饮为目的的冲泡,追求把茶泡到最好,最大限度发挥茶汤表现力,展现一款茶的魅力,最大程度提升品饮者的愉悦指数。第二个原则是“因需而泡”。就是说,一切的泡法,要始终围绕“需”——品饮需求,以结果为导向来进行冲泡。若泡出来的茶,是我们所期待所喜欢的,那么说明“泡”与“需”完全契合。
大投茶量冲泡法
在长期的泡品实践过程中,我们发现一个现象:如果投茶量投足时,泡至中水会特别精彩,泡至尾水甜润感更好。一道茶品下来,如果有几泡特别精彩的,这无疑给这道茶增添了魅力,甚至会让人念念不忘。这其实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。一道普洱泡得精彩,无非就是滋味、回甘生津、粘稠度等各种优点指标呈现的最优化。而一道普洱泡到中水,水浸出物无论在口感和滋味上都是最好的,茶汤的表现往往最醇厚协调性最好,如果投茶量充足,则茶汤的优点就会被放大。
那么,投茶量投足是怎样一个概念呢?“足”,并非简单地表达“多”的意思,而是有个度,往往是多到恰到好处,即是达到最优的量(落到具体得讲投茶比例)。在长期的实践中,我们摸索出了一个大部分茶友都认可的泡茶器容量与投茶量的比例,生茶按100ml:7g,熟茶按100ml:6g,具体可根据茶性和实际进行微调。较大的投茶量则是在这个比例的基础上作一定的上浮,通常做法是每100ml增加投茶1~2g。
这个泡法主要适合转化度较好、协调性较好的中期茶,特别是品质佳、耐闷泡的中期茶,在中水稍加闷泡时,便会产生非一般的愉悦品饮体验。
整块投茶冲泡法
今年,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个新泡法——整块投茶法,即在撬茶时,根据投茶需求,撬取1~2块紧结的完整茶块进行冲泡。这个泡法,有几个好处:
第一,整块投茶,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茶叶在壶里翻滚,有利于茶汤表现。
第二,利于最大限度保持茶叶完整,有利于茶汤表现。
第三,利于茶叶均匀出味,有利于茶汤表现,也有利于提升相对的耐泡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整块投茶,洗茶后,润茶的时间要相对久一些,以便充分润透,进入较好的出味状态。如果觉得正常冲泡前几泡出味不足的话,可以稍作闷泡,但也不宜过度闷泡,不然茶块会在高温闷泡下很快舒展开来,就失去整块投茶法的意义了。
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
在上文提到,我们冲泡要“因需而泡”。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就是典型的因需冲泡法。下面,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泡法的适用场景。
晨练完回来,想喝点茶解渴。我们可以拿个大于200ml的紫砂壶,投个7、8g茶叶,淡泡,稍凉后,大杯牛饮。
又如,晚归,想喝点茶,又怕喝多喝浓了影响睡眠,这时候也可以采用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,选用适饮度高的中期茶来冲泡,浓淡适中,喝足了就行。
又如,冬日里在阳台晒太阳看闲书,又想喝点茶,这时候可以拿个大瓷壶,随便抓点耐闷泡的茶,随闷随喝,中间可以续续水,也可以喝得愉悦。
再如,赶时间要出门,又想喝点茶,如果正儿八经地泡一道,喝不完则浪费了,这时候用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,闷两三泡喝足,如此最好不过了。
保温壶闷泡法
保温壶闷泡法是一种极端的冲泡方法。在密闭、高温环境中,以闷泡的方式,让茶中水浸出物充分析出。这种泡法是把双刃剑,这样闷泡下来,好的不好的呈味、呈感物质都闷出来了,耐闷泡的茶往往能泡出惊喜,不耐泡的一闷就出丑了。
保温壶闷泡法,是一种可以量化且简单好操作的泡法。投茶比例可以量化,闷泡时间也可以量化。常规做法是,500ml的保温壶,投茶4~5g,设个闹钟,闷泡约15分钟,出汤一半后,可以再续满水,盖住保温壶盖,打开出水口透透气,继续闷,闷久一些也不容易出熟汤味。
将一道茶的茶汤表现力发挥到极致,是每一个爱茶人在泡品过程中所追求的。只要我们在识茶性的基础上,因时因地因需求,把茶泡好了,让人喝好了,便是好泡法。
本文节选自
《谈谈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的几个泡法》
作者丨 逸品茶童
原文刊载《普洱》杂志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